当前位置:资讯 > >正文

给iCAR一个支点 它能撬起百万级市场吗?

不仅仅是消费者,很多汽车行业的同仁对奇瑞都是很有感情的,在中国汽车品牌完全处于被动、弱势的阶段,是奇瑞一直坚持正向研发,自主设计,在合资品牌的高压下屡出爆款,振兴了彼时中国汽车的信心。

那时候,大部分中国汽车都还在摸着石头过河,但奇瑞已经呈现出一个自循环的生态,这对于当时研发能力、技术储备普遍要弱于合资品牌的中国汽车来说,极为难得。

如今,中国汽车反攻的号角早已吹响,新能源的市场格局又未有定论,市场正处于“固化-破局-混沌-平衡”的过程中,既充斥着把前浪拍在沙滩上的危险,又不断涌现着新的生机。如果奇瑞可以在那个技术封锁时期成为排头兵,开创中国汽车发展新纪元,到了百家争鸣的新能源时代,奇瑞自然也有能力去挖掘、去理解、去创新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编辑

4月份,奇瑞举行了新能源战略发布会,全面拥抱新能源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,除了新技术、新战略的发布之外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iCAR的“出道”,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“奇瑞的新势力品牌”,一个全新的、独立的、有创新能力的新势力品牌。

iCAR的诞生 是需求分析的结果

虽然大家常见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大概就十几个,但实际上这个市场存在的品牌早已多达上百个,市场是否需要一个新的品牌答案自然是明确的。

那么,奇瑞为什么还要合集团之力打造iCAR?在新能源战略发布会上iCAR为什么还要作为重要战略反复提及?显然,这背后是市场需求仍然存在痛点,是存量产品差异化不够明显,是友商产品定义还不够完善。

对于新兴的市场来说,一切的不完美都有可能爆发巨大机会,而iCAR所瞄准的,又恰恰是15万到30万元最为主流的新能源市场,如果电动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,那么当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个细分市场里的可被替代的燃油车体量时,你会惊讶于其市场之大,新能源车的发展,不过刚刚开始。

编辑

此前,我们反复讨论过为什么2023年以前的纯电车市场会呈现出与燃油车市场完全相悖的“两头大中间小”情况,5万到10万元左右的A00级、A0级电动车卖得如此之好,同时3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又增势极快,讨论最多,关注度最好,反倒是中国家庭偏爱的20万元左右级别,表现却相对弱势,这与过去的认知完全不同。

但仔细探究,发现其中依然是“需求错位”的问题。现阶段买新能源车,以低成本出行为目的的购车需求只用满足城市通勤场景即可,便宜、灵活的小、微型车肯定是首选;以新体验、智能化为目的的购车需求,又基本只有30万价位以上的产品才能够满足。

由于三电成本基本透明且占比较大,所以中端车型因为续航不会太亮眼,智能化又非常一般,反而成为了高不成低不就的选择。

编辑

而这便给了那些有研发能力、有创新精神、有技术储备的企业机会。既然市场痛点明确存在,而市场潜力又足够大,奇瑞在具备上述能力的前提下,还拥有较强的场景定义能力,基于种种因素,iCAR的诞生就顺理成章了。

同质化现象明显 iCar如何创造护城河

既然走主流,迎大众,那么新的问题就来了,iCAR要如何摆脱细分市场目前正在进行的无效内卷,创造品牌差异化,打造产品个性点,为自身建立起真正的护城河呢?

从行业的发展来看,一个新品牌要创新、要拔高、要突破,主要有两种方向可选:

其一,卷技术,技术为王毋庸置疑。但市场发展到今天,除了智能插混技术以外,纯电车的三电系统很难在短时间内、有限单车成本内进行技术突破。尤其是对于30万元以内的市场来说,成本结构近乎于透明,只能从产品定义出发,进行成本上的取舍。而创新技术在规模效应之前,成本又很难控制到较低水平。所以,在主流价位市场,卷技术并非最高效、最直接的方案。

不过,这并不代表技术不重要,卷技术要往高处卷,只有高端车型才能承担起技术创新的成本,承担起研发风险的成本,卷固态电池,卷正负极,卷主动底盘控制才是比较合适的方向。

其二,卷定义。目前消费者对30万元以内的新能源车认知就是家用,PHEV(含REV)是这个价位里最主流的赛道。所以,新的场景定义对于该细分市场来说极为重要,创造新的场景、新的需求、新的赛道,细分市场才能正向循环,自内向外地扩大蛋糕。

之所以现有的品牌不愿意在主流价位拼体验、拼场景,是因为新的产品定义恰恰是企业创新能力、研发能力、需求分析能力的综合体现,并非公关部想破脑袋,产品经理日日熬夜就能真正实现的,而比起一部分没有用户积累的造车新势力来说,背靠奇瑞体系,背靠奇瑞千万级用户规模的iCAR有着天生的优势。

对于iCAR来说,只有在产品定义上别出心裁,但覆盖人群又以主流审美、主流尺寸、主流价格为核心,在场景的突破上找到抓手,在体验的升级上达成创新,才能在最有潜力但也最为困难的15万到30万元市场站稳脚跟,并早日实现百万用户规模。

与此同时,产品的新定义也要搭配用户的新运营。既然iCAR是时尚、潮酷、趣野生态,那么对目标人群的维系方式、沟通渠道也要进一步创新。

在用户运营中,用户本身的力量其实远远大于品牌自身的力量,尤其是用户规模达到一定数量后,用户本身的形象和标签甚至会影响到品牌自身的形象和标签,蔚来、理想都如此。所以,“MY iCAR”用户品牌的发布其实至关重要,这是一种群聚效应,先由iCAR牵头,做车主社交、建社群,最终车主可以自发循环iCAR社区生态。

此外,品牌要学会做用户的伙伴,这种伙伴并非利益向的,不是你有需求,我有产品如此简单。所谓伙伴,其实重点在于“伴”,如何给车主独特的伴随感?如何提高车辆在用车生活中的存在感?数字员工显然是相对合适的方式。

就像大多数蔚来用户对NOMI的依赖性一样,iCAR001号数字员工将智能形象化了,可以是管家,也可以是助手,家里的小孩子可以与其互动,TA能听懂、听清不同座位人的不同需求。同时,iCAR数字员工i-VA虚拟人还可以替车主保护爱车安全,开启哨兵模式后,i-VA会实时监控车辆状态,用户也可以通过手机查看车身四周摄像头的视频信息,一旦车辆被碰撞或移动,外部摄像头就会录制车辆周围的环境,并通过手机APP/短信通知用户。

智能的核心,是回归生活,如果是为智能而智能,在一定时间的尝鲜之后,也只能待在后台“吃灰”罢了。

iCar 03是一个独特的品类

也正因为iCAR独特性和差异性,所以其第一台车的产品定义则至关重要,场景化、智能化,如果第一台产品没有将品牌标签凸显得足够彻底,那么后续想要呈现出差异性就难上加难。

目前,比较确定的信息是iCAR 03将会成为品牌首台车型,新车采用的未来科技硬派风格,是大家都很喜欢的复古方盒子设计语言,整体的造型符合大众主流审美的同时又有不少小彩蛋和小细节,像大灯的“i”就非常好看。悬浮式布局的中控也比较有特点,并且在储物、充电等细节设计上充满巧思,属于是一看就比较讨眼球的风格。

当然,对于设计来说,人性化布局、人机工程学只是一方面,更重要的是iCAR 03通过设计向外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:这台车具备较强的户外属性。从设计学的角度来讲,这是一种心理暗示,搭配上iCAR的品牌调性,车主在用车生命周期中,自然而然会倾向于将iCAR 03放在闲适的时光中,比如郊游,爬山,钓鱼又或者遛狗等场景。

而这也正是iCAR 03想要表达的“5+2”生活方式,现在的年轻人,周末除了在补觉还是在补觉,然后下午出门玩到凌晨,一个个成了夜猫子。如果可以换一种生活态度,开着iCAR 03去享受阳光,去观赏花海,去汽车电影院看露天电影,未尝不是一种更健康的方式。

而就目前来说,能从设计上给予这种强心理暗示,且品牌方主动支持用户“趣玩”的纯电车在细分市场非常少,iCAR 03不但能捕获那些喜欢方盒子设计的年轻人们,也能捕获一些想要一台具备一定通过能力,而不是纯玩具车的中产家庭。

标签:

推荐阅读